arrow
第二卷, 第二十五期
记获“欧拉奖”的首位华人数学家朱烈教授

来源:文汇报


学高身正一书生 ——记获“欧拉奖”的首位华人数学家朱烈教授

获大奖众望所归

今年3月9日,在第14届国际组合数学与应用年会上,国际组合数学权威大奖——“欧拉奖”第一次颁发给了华人科学家——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朱烈教授。喜讯传至国内,组合学界欢欣鼓舞,因为“欧拉奖”是由国际组合数学与应用协会颁发的终生成就奖,是组合数学方面的最高荣誉,是组合数学界许多探索者的毕生追求和梦想。获奖通知上有这样的评价:“苏州大学的朱烈教授是国际组合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令人称道的早期成果是给出了‘欧拉猜想’不成立的新的证明,其证明简洁漂亮,……其研究成果体现了他研究的深度和宽度。”

196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的朱烈,是苏大“土生土长”的教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固然与他的勤奋与睿智分不开;更重要的是,那份时时处处将自己置身于名利场之外的从容和淡泊,才是成就他事业的关键。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许多优秀的学子都把研究数学作为毕生的志向和追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前途也从上世纪80年代起遭遇了某种意义上的寒流:学生读书时辛苦,毕业后工资低,优秀的中学毕业生逐渐放弃了数学专业;大学数学教师只能在学校里教书,校外兼职、横向经费几近寥寥。此时,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

正是在这个时期,执着探索的朱烈在组合数学界逐步确立自己的地位。他对组合设计构作的前沿性著名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国内的许多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并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称赞和高度评价。华南师大著名几何学和组合论专家钟集教授认为:“朱烈所做的工作是杰出的,特别是在组合设计方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高的评价。”对朱烈的“关于欧拉猜想的一个简短证明”,英国著名数学家A.Keed Well在他的专著《统计科学百科全书》卷Ⅲ中给予很高的评价:“朱烈的证明,据我所知是迄今最短和最漂亮的证明。”

育英才用心良苦

如果说,获得“欧拉奖”是对朱烈40年来科研工作的一个完美总结,那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则是对他为人师表的充分肯定。

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体现在态度的严厉和言辞的凌厉之间,而是通过“严以律己”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朱烈不喜欢学生礼节性的登门造访,但只要是为了探讨问题,他是来者不拒的。他家的小客厅里悬挂着一块大白板,学生们来了以后,朱烈很少与之寒暄,往往是径直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单刀直入地展开讨论。勾勾划划之间,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未能解决的,朱烈会在一夜深思之后,再作探讨。跟着他做博士后的马欣荣就曾经在一次意犹未尽的探讨之后被朱老师凌晨5点多的电话唤醒。原来,经过一夜的深思,朱老师又有了新的想法。

严格只是朱教授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惜才爱才则是他在人才培养上的另一特点。有一次,他在加拿大访问期间,在一家书店里发现了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关于动力系统的原版书。尽管书价很高,可他想都没想就买了下来。回到苏州后,他把这本书送给了数学学院年轻的教师曹永罗,并对他说:“我知道你的研究方向正是动力系统,这本书或许对你有用。”曹永罗并不是朱老师的研究生,也不是和他同一个研究方向,但是,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学者决不会囿于狭隘的门户偏见,朱老师,以他的无私和真诚,再一次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这样的精心调教和潜移默化,能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实属必然。朱烈的学生有的年纪很轻就成了教授、博导,有的成了国际权威刊物的编辑。他所率领的研究群体也在国际组合数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一个数字足以让他欣慰:在2004年出版的国际杂志《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Designs》中超过20%的论文来自这个群体。

在生活上,朱烈对学生往往表现出舔犊般的关怀。他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更对品学兼优而家境清贫的学生给予细心而周到的呵护。冬天的时候,他会主动与院里联系,为学生买好衣服;年终的时候,他又把部分津贴拿出,分送给困难的学生。他做这些事情时特意嘱托办事的人:不要对外透露,更不要告诉受帮助的学生。所以,得到他帮助的学生,至今也不知道学院的哪位老师帮助了他们。有一年秋天,他的一位入学不久的博士生流露出了退学的念头,朱烈教授发现他的情绪后,再三询问,才知道这位学生遭遇了家庭变故,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朱老师当即决定在他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内每月资助他数百元,帮助他完成学业。

处世事淡薄名利

一次次的慷慨解囊,是因为他生活富裕、收入颇丰吗?不是的,了解朱老师的人都知道,和他对学生的慷慨大方相比,他对自己和家庭的花费则显得有些“小气吝啬”了。

第一次到朱老师家拜访的学生都会惊讶于他居住环境的简陋:80平方米的面积,水泥地,石灰墙,老式的家具,唯一称得上高档的现代电器就是书房里的那台电脑。是他没有条件入住高级套房,购置高档家具吗?显然不是的。

朱烈教授把名利看得特别淡,即使得之无愧,他也要拱手相让。以前,数学科学学院只有应用数学一个博士点的时候,学校按规定只能给学院一个一级岗位,朱烈教授是应用数学专业的带头人,他完全有资格申报这个岗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只申报了二级岗。他说,一级岗只有一个,让其他教授报吧。前几年,学校有一批复式结构的房子,近200平米,按条件他有资格拿,但他没有,他说,给别人吧,现在的80平米就可以了!这位精于计算的数学家,对自己的经济账反倒懒得计算了!他告诫学生:“如果想在科学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把生活简单化!”

获“欧拉奖”背后的小故事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朱烈的淡薄名利。去年,当他的学生们提出要为他申请欧拉奖时,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也是学生们预料到的。但是,学生们实在不忍心放弃这一机会,于是,他们悄悄整理材料并送到国际组合数学协会。朱老师的学术成就早已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肯定,获奖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当组委会事先给朱烈教授发来通知时,他却隐瞒了这个喜讯,一如既往从事他的教学和科研。不久,学界专家获悉后纷纷向他祝贺。他的学生特意从各地赶来庆贺,他们预先定做了一个蛋糕,蛋糕上刻着一个巧克力做成的2004年度“欧拉奖”奖牌,以这样朴素的形式表示对朱老师的祝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朱烈教授40年科研和教学生涯的一个贴切写照,拥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是苏大的幸运,是学界的幸运!